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今天是:
本院动态    
· 重“新”出发!让初心和使命写进...
· 北疆蒙芽·未检丨法治护航护童心...
· 秋日徒步展风采!鄂伦春自治旗检...
· 听庭评议强监督 实战练兵提素能
· 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第15次党组会...
· 云端“鸿鹄”振翅 护航北疆青绿
法律文书    
· 宁夏检察机关依法对苏保伟涉嫌受...
·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王建祥决...
· 湖南检察机关依法对龚文密涉嫌受...
·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索南嘉曲...
·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吴经建决...
·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汪德和涉嫌受...
典型案例    
· 三级院业务骨干同堂“解剖”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6件检察技术支持公益诉...
· 五部门联合发布打击海上非设关地...
· 最高检发布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6件醉驾以案释法案例 ...
· 五部门联合发布打击海上非设关地...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召开“鸿鹄绿卫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品牌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9-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日,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召开“鸿鹄绿卫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品牌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通报介绍“鸿鹄绿卫队”生态保护品牌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旗检察院专职委员魏宏斌出席会议,旗委宣传部外宣室负责人臧淑红主持会议。

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党组组建全区检察机关首家公益诉讼“鸿鹄绿卫队”,通过“检察+无人机”办案模式,着力推动司法办案现代化,构筑了检察监督助推社会治理的“全能触角”。“鸿鹄绿卫队”取自“洪湖赤卫队”保护红色政权的谐音及意境。鸿鹄,指代鸿雁和天鹅一类鸟类,是兴安岭范围内有栖息的二级保护动物,意旨像鸿鹄一样成群飞向天空的无人机守护保卫兴安岭的“绿色”。自“鸿鹄绿卫队”组建以来,在日常巡查、防火、法治宣传、有效搜索和救援等服务民生中尽显高效,累计巡航取证40次,发现案件线索16件,办理案件12件,提出检察建议12份。此项工作被《检察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法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同时,自治区检察院宣传处到我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给予指导并肯定。

一是构建“1+N”多元协作机制,形成生态保护合力。深化与行政单位和森工企业的联动协作,联合林草局、自然资源局等14家行政化单位建立区域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通过明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核心流程,打通行政监管与检察监督的衔接通道,实现生态保护监管无死角。此外,针对林区管护特点,与阿里河、克一河等6家国有森工公司推行“检察长+林长”专项机制,强化森林资源日常巡查管护与隐患早期排查,形成“行政监管+专业管护”的双重保障。积极联动无人机爱好者群体建立公益诉讼山林保护巡查协作机制,组建“生态观察员”队伍,利用其专业操控技术和设备资源,突破传统巡查局限,让群众力量与专业检察力量深度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制定《“鸿鹄绿卫队”山林保护协作机制》,整合与各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的协作规则,明确“鸿鹄绿卫队”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协作方式,规范参与森林防火隐患排查、险情处置等工作的具体操作,确保各方协作有章可循。同时,“鸿鹄绿卫队”开展系统化无人机操作培训,邀请专业讲师围绕飞行控制、航线规划、图像采集、安全规范等内容开展理论与实操结合的培训,确保队员熟练掌握无人机起飞、巡飞、精准拍摄等技能。严格遵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范无人机飞行审批、操作流程,确保技术应用合法合规。

二是构建“无人机+”立体化取证体系,改变传统取证模式。针对鄂伦春旗地域辽阔、山林河流密布、地形复杂的特点,传统人力巡查存在覆盖不全、效率低下、线索发现滞后等问题。利用无人机凭借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监测范围广的优势,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在山林保护工作中,通过网格化巡飞检查,快速发现盗伐林木、非法开垦、森林防火隐患等问题,推动调查取证从“被动等待”向“主动发现”转变。利用热成像功能精准定位隐蔽火源点,为火灾预防提供提前预警;在河道生态巡查中,借助无人机变焦镜头识别微小排污口、非法采砂痕迹,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供直接、有力的证据支撑。“鸿鹄绿卫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技为翼,通过高清拍照、实时录像实现证据固定,调查取证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通过线索“发现—移送—处置—反馈”闭环机制,实现从线索发现到问题解决的全链条规范管理,保障每起案件办理实效。在文物保护领域,“鸿鹄绿卫队”深入嘎仙洞遗址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进行空中巡查,对不可移动文物本体是否存在人为破坏及严重的自然风化与侵蚀、文物保护标识有无损毁等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排查,为文物保护工作贡献了检察力量。

三是以精准守护聚焦靶心,筑牢北疆生态民生“安全线” 。在山林资源保护中,“鸿鹄绿卫队”指挥中心统筹多个无人机小分队,对辖区山林进行网格化巡飞检查,全面搜集盗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案件线索。协助林业执法部门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探测森林高温点,年均发现并处置火灾隐患10余起,有效防范森林火灾。针对发现的盗伐林木行为,及时固定证据,配合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累计挽回林木损失超300立方米。定期对阿里河镇河流流域、诺敏镇毕拉河森林腹地等重点区域开展空中巡护,收集生活垃圾污染河流、企业非法取水等线索。联合水利部门对城镇用水企业开展地下水取水专项排查,通过无人机空中勘察发现3家企业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检察院迅速向水利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查处,规范企业取水行为,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跨区域特性,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检察院联合开展巡查办案,在铁路沿线垃圾堆积等典型案件中,通过无人机联合航拍精准取证,清晰划分跨省区域污染责任,共同向铁路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成功督促清理垃圾50余吨。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铁路沿线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从个案解决延伸到制度完善,有效破解跨区域生态治理中责任不清、协同不畅的难题,形成跨省域生态保护合力。

下一步,旗检察院将继续秉持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成效,为建设美丽鄂伦春贡献检察力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 电话:0470-2858722 邮编:165450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72302000104号